90后,为什么我不聘用你? 90

90后,为什么我不聘用你?

0.00

★152次@

A:

上架: 2016-06-02 11:01:12

90后,为什么我不聘用你?

                 
 

四方仙域传送阵         

最近又面试了一波的应届生,基本都是94年左右的鲜肉。


抱歉,你们中的很多人,我无法聘用。


也许你们面试失败后,有的公司会告诉你理由。


当然,大部分是统一回复,诸如不合适、不匹配等。


但是,HR不会跟你们说真实理由。一是人多,工作量大。二是怕打击到你们,给一个台阶下。


如果你要听真实理由,不怕被我伤害,那就往下看。


前方高能预警,这是一篇功利得不要不要的文章,如果不想知道真实理由,千万别看!






我芳龄23,同为90后,很明白你们在想什么。


创业三年,我也了解作为一个企业雇主应该如何思考。


本文先聚焦在两大问题上,虽然每个公司具体的面试要求不同,但这两个问题背后的逻辑是一样的。搞清楚这两种逻辑,大部分求职失败的原因都能得到解释。讲完这两个问题后我会谈谈个人的一些观点。


先讲这两个问题:


  • 谁决定你的工资?

  • 谁决定你的去留?



谁决定你的工资?


也许你会说,这个问题还需要问么,当然是老板啊!


这是大部分人所持有的观点,但是一个错误的常识。


是你自己决定工资的吗?


不好意思,也不是。


我司的新媒体运营一岗面试过各种各样的90后。


他们期望的薪资,大体上跟自己的学历呈正比。专科学生要求低,海归要求高。


实际上这个岗位我们只会招中等水平的人。


这里提个小疑问:学历高就该要求高薪吗?


通常的回答是,学历高的通常综合能力更强,理应得到更高的工资。


这样思考的谬误在于认为成本决定价格。


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基石之一,就是需求理论。需求理论的一个推论,就是成本无法决定价格。


例如,假设刘慈欣选择在迪拜帆船酒店写《三体》,而不是在家里写《三体》,是否应该把书价提高10倍?


你花50吨水生产100斤番茄,应该比别人花10吨水生产的100斤番茄定价高吗?(可以,但你卖不出去)


那么,在面试同样的岗位时,你在学业上投资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是否应该拿更高的薪资?


举以上例子,是为了阐明一个的经济学原理:成本不决定价格,市场供需才决定价格。



供需曲线


把这句话套用到职场上,就可以得出:


你的薪资不由你的学业投入成本决定,是由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决定。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在一个岗位上,只愿意付出适中薪资的原因。我们面试过很多求职者,发现薪资不能给少了,少了的话无法保证工作质量,影响公司盈利。也不能给多了,多了对于雇主来说就是亏损。


所以,最后价格会到一个供需平衡点。


如果老板愿意给你开更高的薪资,意味着什么?


先别高兴,你并没因此多赚。表面上看,你的岗位没变,实际上是老板预期你要做的事比原先设定的更高更难,能创造更多价值。


这就是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曲线上移拉高了价格。


如果你没有做到,不好意思,工资还是会调回来。如果你希望得到高工资,请记住这一条。


再做一个推论,简单但很重要:你的成本,与需求方无关。


请理解这一句话,为什么?


举个例子,我问很多来面试的90后,你期望的薪资是多少?通常得到的回答是,够生活就够了。


我常常会笑着说,够生活的话,住在厦门城郊,900一个月,省着吃饭一个月只要600,上下班坐公交,一个月1600够生活了。


通常得到的回应是,开玩笑吧,这也太少了,我周末还要看电影和朋友聚会,怎么够啊?


呃,至于你怎么娱乐我可不管,但这确实够你生活了。


1000有1000的活法,4000有4000的活法,我还见过月薪1万都不够生活的。那么,你的“够生活”,到底是需要多少薪资?


这是很多雇主在面试90后应届生的时候都会提的问题,雇主背后的思考模式都是一样的:


你的成本,需求方不会关心。需求方只关心自己要付出的成本,即你期望的薪资。


这就是事实。


如何确定自己应该拿多少薪资?


既然价格是市场供需决定的,你就应该到各大招聘网站上看看这个岗位的平均薪资。如果你不知道跟雇主提多少薪资,这个平均薪资八九不离十。


所以,你下次面试时,请先想清楚自己要多少薪资,“够生活就行”是一句体现思考惰性的话,别说。




谁决定你的去留?


你的答案还是老板吗?


如果是,那还是错的。


曾经我们有招到一位女生,她的简历是同一拨应届生中相对优秀的,也做过很多不错的策划和项目。


但在试用期内,我们发现她连一些最基础的工作都做得很差,和我们的预期严重不符,所以决定请离。


当我们告知她这个消息的时候,她情绪激动,回复的消息大约如下:我大老远跑到厦门来工作,住宿刚安排好,三个月的房租都预付了,你们说不要就不要,一家公司怎么能这样不负责任?


当时的我就懵逼了,我毕竟还是个孩子,备受这样的道德谴责心里不好受。


但公司是要盈利的,你和别人拿同样的薪资,创造的价值不及别人十分之一,如果不把你请离,就是对其他同事不负责任。


这里牵扯到一个关键问题,到底是谁决定你的去留?


表面上看,是老板决定的。实际上,老板只是个传话人,真正决定你去留的是同岗位的其他竞争者。


不少职场新人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认为员工和老板是相互竞争的关系。


员工希望更多薪资,做更少工作。老板期望员工拿更少薪资,做更多工作。


这两种倾向是矛盾的,但这不是竞争,是市场议价。正是因为有了这两种倾向,才有了供需平衡点。

硬件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