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博诱因
0.00
★643次@
A:
赌博诱因
赌博成瘾诱因分析
赌博成瘾的形成既有心理上的原因,也有生理上的原因。就心理原因来说,心理成瘾遵循“刺激——愉悦——愉悦强化——成瘾”模式。赌博本身是富有刺激性的,而赌博的胜负有很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赌红了眼的赌徒,往往在赌桌上孤注一掷。一旦体验到赌博成功的愉悦后,便形成对这种愉悦的更强烈的期待,要求再一次得到满足,从而鬼使神差般地驱使赌徒重返赌场,这种对愉悦的期待和满足反复多次,不断得到强化,使参赌者生理上逐渐形成条件反射,形成心理性成瘾。
就生理原因来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斯博士实验研究发现,经常参赌的人和偶尔参赌的人都因赌博时的刺激而心跳加快,但赌博后,常赌的人心跳很快恢复正常;而偶尔参赌的人,其心跳却很长一段时间才恢复正常。进一步研究表明,当他们心跳加快时,体内会产生一种被称为“内啡肽”的化学物质,正是这种化学物质使得参赌的人获得一种异常兴奋的快感。格里菲斯认为:“由于经常参加赌博的人在赌博结束后会迅速丧失这种快感,故需要重返赌台,以获得新的快感。”同时还发现,越临近赢牌,赌徒的思维能力越低,因为这时正是体内“内啡肽”分泌的高峰期。这一研究成果使人们对赌博成瘾有了进一步认识,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有人容易成为赌徒,而有人却不容易受影响的现象。
同时,研究还发现,赌博能够刺激人的大脑产生“多巴胺”的神经介质。神经介质是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人的神经是由多神经细胞连接而成的,信号从一点传递到另一点,需要经过神经细胞之间的缝隙。神经系统采用释放神经介质的方式让信号跨过细胞之间的缝隙,把信息传给相邻的神经细胞,直达执行命令的功能区域。人脑含有多种不同的神经介质,分别负责传递感觉、运动、觉醒、睡眠、记忆、情绪等各种各样的神经信号,其中能够让人感到快活的神经信号,即是多巴胺负责传递的。一旦尝到多巴胺给人带来的欣快感受,很多人都会多次重复那种与欣快感觉相联系的行为。赌博恰恰可以促使大脑释放多巴胺。
好赌的人无论赢钱、输钱、打平手,都会忍不住再去寻找同样的刺激。尽管多人不知道多巴胺是何物,但他们知道并追求这种刺激的感觉。吸毒和好赌都具有难以自制的成瘾性,使人为了一时的快乐丧失理智,甚至不惜以倾家荡产为代价。不难看出,赌瘾和毒瘾多有相似之处。事实上,理学实验已经证明,吸毒和赌博给人的欣快感觉都与刺激神经细胞释放多巴胺有着密切的关系。
硬件app